
按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(CAFC),从2017年到2020年,乘用车车企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.4L、6L、5.5L和5L。无疑,油耗限值越来越严格,尤其是2020年5L/百公里对于车企而言是极大的挑战。此外,悬在车企头上的还有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再来看人口结构,印度拥有非常年轻的劳动力。印度的中位数年龄仅为27.6岁,而中国为37.1,距离美国的37.9不远。此外,市场人士认为,印度股市的上涨主要是受到国内部分公司业绩亮眼的支撑。例如,塔塔顾问服务(TCS)今年股价飙涨近50%,其表现在Sensex指数成分股居冠。上周该公司公布财报,上季净利大幅跃升至734亿卢比(10.7亿美元),大幅超出市场预期。
菲亚特与克莱斯勒“意美合”,雷诺-日产-三菱“法日合”,而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兼并重组巨潮才刚刚拉开序幕,在意料之中将卷起壮阔波澜。在规模效应的追求下,“分久必合”势头已自汹涌,那么“合久必分”呢?倘若回顾菲亚特克莱斯勒安排法拉利独立上市,或许已故的塞尔吉奥·马尔乔内在当时的魄力出乎业界意料,那么戴姆勒拆分为乘用车、商用车和移动出行三家公司,则更是“合久必分”趋势的重大节点。
对犹太人来说,追杀纳粹战犯是正义行为,放弃对他们的追究,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,都是对民族的背叛,是一种难以饶恕的罪恶。任何一个以色列领导人,绝不敢在这个民族大义上有丝毫糊涂。犹太人似乎也不接受战犯的忏悔。这可能与民族个性有关。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显得更豁达一点,比如,表示忏悔的日本战犯,总会受到中国人既往不咎的欢迎。这让犹太人是无法理解的。
在欧洲等市场,面包车/厢式车和轿车、SUV、MPV等乘用车之间的区分度不大,尤其是跟MPV几乎没有明显的界线,被海外统计机构往往以“轻型车”的名义合并统计销量。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戴姆勒卡车与客车。那么消费对象属于相近的人群、技术架构存在大量交集,自然在合并后有希望形成规模效应。
我国早期与ESG相关的监管文件主要集中在对环境保护的信息披露等方面。2003年,原环保总局发布《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》,要求重点污染企业披露5类环境信息。2007发布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(试行)》,明确强制公开环境信息的标准。2014年出台的《环境保护法》,以法律形式对公司披露污染数据、政府环境监管机构公开信息提出明确规定。上述文件的出台不断强化了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,通过监管文件督促企业走“可持续发展”的经营之道。